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2025年4月16日至17日,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兼栽培岗位专家韩金龙研究员、病虫害防控与质量安全岗位专家李秋教授、济宁综合试验站就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联合开展调研指导活动。重点围绕芍药、牡丹、菊花、金银花、皂角等鲁西南优势特色品种资源选育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药材品质控制等方面等与种植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种植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泗水县中册镇西侯夹村基地芍药新品种种植生长状况。韩金龙研究员介绍,此基地种植的芍药品种是体系经过多年选育的芍药新品系,已在多个地点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了优良的农艺性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并对下步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邹城市城前镇青龙山村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具有适合种植中药材的禀赋优势,当地群众也有皂角、金银花、菊花等种植传统。但近年来种植效益不高,群众种植意愿下降。针对该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增加群众收入的需求,体系依托该村苗期皂角林地资源,利用林下土地空间资源,结合多年生和一年生药材生长特性,示范推广林下菊花种植模式,推动皂角林地长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有效增加药材种植综合效益。
在嘉祥林下牡丹、芍药种植基地和安居街道汪西村金银花种植基地,李秋教授仔细查看了受害病株,初步分析了发生危害原因并对病株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病理分析。调研组综合分析并给出指导建议,中药材种植中病虫害防控关键在预先采取措施,种植前施用生物菌剂有机肥优化土壤结构,减少病源基数,在药材生长管理期间,要注重施用生物源药剂提前做好杀菌杀虫措施,预防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危害。
在鄄城县彭楼镇道地中药材资源育种与生态栽培示范基地,韩金龙研究员重点对芍药优良种质的筛选,扩繁,大田区试等全流程进行了介绍,分享了芍药等种质资源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目前,该基地保存近千份芍药资源,是国内芍药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育种基地。同时,该基地还示范种植小麦、玉米/芍药粮药间作套作等种植模式,在不减少粮食作物基础上,明显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在济宁试验站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韩金龙研究员在听取试验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指出,优良品种是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聚焦地方特色道地品种,注重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有目的的开展种质创新,破解遗传性状退化、抗逆性不足等瓶颈问题,为产业发展夯实种源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建设,示范推广体系成熟适用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有效提高种植综合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岗站协作联合,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有机融合,为鲁西南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