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我院义工团联合市慈善总会义工六团为社区老人送爱心
10月30日,我院义工团联合济宁慈善总工会义工六团在农科院宿舍区开展了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参与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将爱心送入社区,丰富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 随着义工团志愿者们的到来,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他们有的陪老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有的一丝不苟地为老人理发、修剪指甲;有的为老人按摩腿脚和肩膀,为了关怀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志愿者们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切实让老人们体会到志愿者们的爱心与关怀。随着活动逐渐进入尾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也为这次的公益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和关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已是我院义工团与市慈善总会义工团的第三次联合公益活动,给予老年人关心爱护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此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发扬了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身体力行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义工团、办公室 供稿)
[2020-10-30]
“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现场验收观摩会在济宁召开
2020年10月21日,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组织召开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现场验收观摩会在济宁市农科院中草药试验基地隆重举行。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携中草药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员,省中药材行业协会成员、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技术人员、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省市级新闻记者等5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按照有关测产规程,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试验对药材和粮食作物均表现出了优势,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处理五丹皮亩产量1054kg,白芍亩产量1833kg,玉米亩产量588.6kg,分别比对照增产427kg/亩、833kg/亩、147.7kg/亩。菌渣肥料试验增产效果显著,本次验收取得圆满成功。 针对中草药生长周期长、农民承担风险大、农民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差的问题,自2015年秋开始,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在济宁试验站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展了“丹皮/白芍间作玉米(小麦)高效种植模式”试验,通过近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药材不减产的情况下,玉米的产量跟常规大田的产量基本持平,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间作套种栽培模式既提高了中草药的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优化了中草药种植模式,促进了中草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0-10-27]
国家、省、市专家齐聚邹城,共享甘薯丰收喜悦
2020年10月17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参赛的第十届“中国1593杯”全国甘薯优质高效竞赛现场验收会议、 “加工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 、“鲜食型甘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高产示范田测产验收现场会议,在济宁市邹城张庄镇西马连沟村进行。 国家级、省级、市级甘薯领域专家齐聚我院在邹城市西马连沟设立的试验示范基地,参与验收的专家有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唐忠厚副研究员,山东省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大学史春余教授,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徐成忠研究员,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石循生经理。 专家评委按照有关高产竞赛和项目的测产验收要求,严格把关,对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建设的高产高效竞赛田和有关项目试验示范田进行认真测产,并对商品薯率、甘薯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了评价。经过专家测产,我院研发的紫薯新品种齐宁18、鲜食甘薯新品种齐宁21、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齐宁26鲜薯亩产分别达到3824.63公斤、3209.1公斤、2600.2公斤;同时我院参加的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应用课题“鲜食型甘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济薯26高产示范田,经过专家评委验收,获得了鲜薯亩产4582.9公斤的佳绩。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0-10-19]
我院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工作会议
9月30日,我院组织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工作会议。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院属各处室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嵋橛稍旱澄榧?、理事长任艳云主持。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更好地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任艳云强调,作为农业科研人员,首先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再就是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农业科研工作上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强调,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的要求,深刻理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我院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迅速掀起学习的热潮,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我院落实落地。 本次工作会议还对“三秋”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办公室 供稿)
[2020-10-09]
市农科院选育的齐宁18号在2020“泗水杯”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从第二届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由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薯新品种齐宁18号在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 打造泗水地瓜品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进一步加快泗水县甘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一县一业”建设进程,提高“泗水地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9月22日,第二届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在泗水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泗水县人民政府主办,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处处长张新明、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副处长张振、泗水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鑫等为大会致辞。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庆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强等分别作了甘薯品牌建设与优质高效、一县一业(泗水)甘薯产业发展思路、加快优质绿色甘薯品种推广应用,助力乡村振兴等学术演讲。 会议期间举行了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颁奖仪式,经过专家测产、评价,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薯新品种齐宁18号、齐宁551分别荣获大奖赛紫薯组一等奖、三等奖,齐宁21号荣获大奖赛食用组三等奖。鲜食型紫薯新品种齐宁18号,结薯整齐集中,口感好、食味优,鲜薯蒸煮后粘、糯、香,具有耐贮藏等优点,连续多次获得全国甘薯品种大奖赛第一名。 市农科院近年来一直将泗水县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支持县,引进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在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支持,重点培育了山东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科驿站担任技术指导专家,多次邀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来泗水县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免费提供甘薯薯苗、扶持企业带动脱贫等形式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积极推动泗水县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济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0-09-27]
我院参加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9月19日,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在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济宁市农科院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今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小康 践行科技为民”。 我院共有6名专家携带育成的新品种、各类植物标本、技术图册、宣传资料等现场为群众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前来咨询农业生产中出现问题的群众解疑答惑。 济宁市农科院作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一直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利用我院农业科研优势,向农民朋友现场宣传了作物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和信心。 市农科院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将农业科技提升和科学普及有机结合起来,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科研处 供稿)
[2020-09-23]
我院与任城区唐口街道举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科技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为推动任城区唐口街道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唐口优质大米品牌建设,有效撬动、盘活科技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加快促进新要素向农村一线流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新模式,9月10日,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唐口街道举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科技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景岭研究员带领其他5位专家教授签订协议,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刘鹭岩,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艳云,任城区政府副区长孔繁华等同志参加仪式。街道党工委书记蔡根臣主持仪式。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景岭同志,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周学标同志,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艳云同志,唐口街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凡红同志签订四方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步,我院将与唐口街道加强合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上下联动,大力推广水稻产业新技术,力求把水稻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力开创唐口街道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文化新唐口,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0-09-21]
济宁市农科院“田间大课堂”系列活动之三
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我院新成果和新技术,在科技成果展示暨“田间大课堂”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中,2020年8月31日,迎来了嘉祥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第三期跟踪服务培训班成员100余人。 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做了“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的专题报告;玉米所所长蒋飞介绍了近几年济宁市农科院玉米新品种选育情况;经作所副所长赵云针对大豆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在“田间大课堂”观摩会现场,展示玉米、大豆、甘薯、花生、辣椒、棉花等典型代表新品种60余个,优化集成新技术23项。我院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甘薯、辣椒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当前育种趋势、绿色节本增效新技术,同时对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了答疑解惑。 (科研处 供稿)
[2020-09-01]
济宁市农科院“田间大课堂”系列活动之二
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我院新成果和新技术,在科技成果展示暨“田间大课堂”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中,2020年8月28日,迎来了嘉祥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第二期跟踪服务培训班成员100余人。 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对培训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概况,让各位学员对农科院有了初步了解。在“田间大课堂”观摩会现场,展示玉米、大豆、甘薯、花生、辣椒、棉花等典型代表新品种60余个,优化集成新技术23项。我院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甘薯、辣椒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当前育种趋势、绿色节本增效新技术,同时对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了答疑解惑。 (科研处 供稿)
[2020-09-01]
我院开展“走进农科院大课堂”的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活动
8月25日,我院举办了主题为“走进农科院大课堂”的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活动。这是我院积极响应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关于举办2020年济宁市科技活动周活动“科技引领 创新强国”的通知精神,认真筹备、精心组织、积极宣传、广泛参与的一次公益活动。 8月25日上午,我院科普志愿者早早来到事先商定的岗位,为迎接今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九点钟,济宁一中、济宁育才中学、济宁海达行知等学校的学生及部分家长陆续到来,志愿者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行程及注意事项,首先带领同学们来到我院的科技成果展示区,志愿者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我院选育的各项新成果、新技术。随后带领大家参观了我院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试验基地,志愿者们对同学感兴趣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各种农作物,并与之合影留念。 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科普设施和工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普条件和功能,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联系,使更多的公众走入农科院科普教育基地,享受科普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科研处 供稿)
[2020-08-26]
页次:55/75页 共 74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