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市农科院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6月28日上午,市农科院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活动由副院长闫璐主持,农科院全体党员及院属各单位负责人参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院党委书记任艳云的带领下,与会人员面向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再一次接受党的洗礼。 重温入党誓词后,党支部书记代表黄成星和青年党员代表高发瑞做了代表发言,总结了自己在党组织关怀下的成长经历及取得成果,以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德,永葆入党初心。 最后,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强调要求,市农科院全体干部职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要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及一切工作的坚强保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指示精神以及对全国科研工作者的要求落实到位,深刻认识农业科研技术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需求,在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组织人事处、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0-06-29]
我院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单产再创新高
6月14日,受山东省农科院委托,小麦研究所邀请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山东省植保总站等单位5位专家对我院小麦创新团队承担的由山东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粮丰二期项目“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光温水肥资源优化配置均衡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课题1“小麦--玉米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及群体调控技术研究”创建的位于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的15.7亩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测产。实收面积3.48亩,实收小麦2704公斤,杂质率0.19%,平均籽粒水分含量9.55%,按照13%的标准水分含量折算,平均产量达到806.29公斤/亩,创造了我市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是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上实打超过800公斤/亩。高产攻关田选用的品种为山农28,播种期为2019年10月22日。主要集成应用了小麦适期晚播宽幅精量播种、播前播后机械镇压、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促使小麦个体发育匀衡健壮,群体分布合理,提高了小麦抗冻、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提高了丰产稳产性,光温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小麦王米周年双粒收,提高小麦玉米周年种植机械化水平、匀衡增产、高产高效,提供了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院小麦创新团队在做好育种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召开观摩会、技术讲座、微信平台、广播电视、下基层面对面技术指导等方式服务三农,为我市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小麦所 供稿)
[2020-06-22]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刘建军一行来我院考察小麦育种工作
2020年5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重点专项 “黄淮冬麦区高产优质节水小麦品种选育” 首席专家刘建军研究员带领部分团队成员来我院考察指导。任艳云书记、闫璐副院长陪同考察。王霖所长就我院承担的子课题5“优异育种材料创制与利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刘首席及团队成员首先考察了课题创制出的优异育种材料,对创制出的材料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团队成员对我院小麦育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从小麦育种目标、选育策略、亲本选用及杂交组合选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最后考察组考察了我院承担的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情况。刘首席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小麦育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济宁市小麦生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小麦所 供稿)
[2020-06-22]
市农科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技术合作签约暨“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揭牌
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本地区影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障碍因素,促进济宁地区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6月12 日,我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技术合作签约暨“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洪雷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副院长李素真、马井玉等院领导、业务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胡树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学院优秀学术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土壤肥力与肥料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营养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性肥料专家委员会委员。他长期致力于盐碱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等障碍土壤改良工作,取得骄人成绩。 “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和“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将在土壤盐渍化治理与改良、作物连作障碍、新型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重点针对我市大蒜、水稻、保护地蔬菜、果树等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张洪雷局长提出要求,希望科技人员紧紧围绕济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脚踏实地开展各项科研创新工作,真正把论文写到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科研基地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供稿)
[2020-06-12]
2020年济宁市农科院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
2020年5月15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新品种山宁29、山宁24、济J 12105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在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韩团结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农科院副院长李素真、办公室、监察室、财务处、信息所、经作所有关同志和参与竞拍的15家种业企业负责人。 经作所所长李继存研究员向在座的种业企业负责人展示了3个品种的单株和籽粒,又分别介绍了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区试、生试中的表现以及适宜种植区域,以期各位竞拍者能充分了解品种的情况。 竞拍会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有底价增价竞标方式,出价高者得原则确定中标者。每一轮的最高价加价2万元作为下一轮的底价,竞拍报价规则采取在底价基础上以壹万元的整数倍加价。竞拍在韩团结主任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山宁29经过6轮竞拍,最终以147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济宁市圣地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山宁24和济J12105经过1轮竞拍,以31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山东省济宁市欣丰种业有限公司获得,竞拍会获得圆满成功。 大豆新品种得到市场的认可,极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家表示将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豆新品种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力于为农业生产服务。 (经济作物所、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 供稿)
[2020-06-0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举办2020年工作部署与技术培训会
为推进鲁西南地区玉米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落实济宁市现代农业玉米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各项任务,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2020年工作落实与技术培训会于5月22日在济宁市东方假日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向东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丁照华研究员、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马井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孔晓民及其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种植大户及相关企业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马井玉研究员致欢迎辞,介绍了会议主题和日程。上午,李向东教授讲解了小麦、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围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黄花叶病、根茎部病害和蚜虫防治技术,玉米主要和新发病虫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丁照华研究员针对玉米夏玉米高效规模化种植形势与效益、种粮大户品种选择与管理等现实问题和困惑进行详细解读。下午,国家玉米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孔晓民对2020年任务对接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要求切实做好示范基地的示范、培训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首席蒋飞对玉米关键生产技术需求提出要求,找好示范创新点,服务好玉米产业发展。培训中发放会议培训手册50余份。整个培训会内容丰富,紧密联系实际,搭建了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种粮大户近距离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小麦玉米高产种植和高效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认识提升,为发展本区域现代农业,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玉米所供稿)
[2020-06-03]
济宁市举办“2020年度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观摩会”
为进一步指导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草药产业发展,提高我市中药材种植效益,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中的示范推广力度,济宁市中药材创新团队联合省中草药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于2020年5月28日在济宁市举办“2020年度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观摩会”。省、市创新团队有关领导及专家,济宁任城区、兖州区、泗水县、邹城市等县市区农技人员、中草药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等50余人参会。 培训会由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井玉主持,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芬作了“新冠疫情之下鲁西南中药材发展方向”的专题发言,重点介绍了新冠疫情的防治特点和变化,道地药材品种选择、品牌建设和发展观念模式转变等内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介绍了防风、黄芩、桔梗、白术等中药材品种的绿色生产种植技术。随后现场观摩了高新区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项目。在培训、观摩期间,专家与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培训活动受到了各地技术人员及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欢迎与好评,为我市中草药生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0-06-03]
2020年丹皮/白芍间作小麦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
5月29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联合济宁市农科院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邀请省内相关专家,对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实施的丹皮/白芍间作小麦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小麦的现场测产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后,查看了小麦示范田的长势,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试验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特别是菌渣处理五,亩产量达到424.18kg,比对照增产315.39kg/亩,增幅为289.9%。菌渣肥料试验增产效果显著,本次验收取得圆满成功。 中草药创新团队自2015年秋开始在济宁进行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研究与示范,为验证粮药间作中粮食全年的收入,2019年11月,项目组又安排了丹皮/白芍与小麦的间作试验,本次验收小麦又取得了较高单产,而且间作的药材长势良好,该技术可实现稳粮增药、提质增效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0-06-03]
我院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暨联建过硬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6月1日,市农科院第一党支部所有党员来到泗水县,积极与泗水金诺种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对接,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暨联建过硬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在更深层次实现互联互通互助,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 市农科院第一党支部成员在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党支部书记黄成星的带领下,首先来到泗水县甘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调研,并与金诺种业党支部党员现场进行技术交流,双方重点围绕玉米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甘薯专用型新品种筛选与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食用豆高效栽培等进行技术对接。大家走进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展示区,现场观摩了全国甘薯新品种展示田(泗水)的加工用高淀粉、高花青素、鲜食及食品加工用甘薯品种,与正在田间管理的企业员工热情攀谈,现场接受技术咨询,解惑答疑,传授技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和精准技术指导对农业企业进行科技帮扶。 随后,大家来到金诺种业良种加工车间、仓库、农资良种销售处进行考察。座谈会上,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首先介绍了市农科院近年来的科研情况,回顾了市农科院与金诺种业多年来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创新等方面合作取得的突出成效。截止目前,两单位共同培育出玉米新品种7个,其中鲁宁184、宁研519被推荐为山东省重点推广品种,共同筛选出适合泗水种植的济薯25、渝薯27、齐宁18等优质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同时开展了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今天市农科院与金诺种业公司联建过硬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为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参会的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分管党建工作的从风标副局长、金诺种业总经理张晨分别讲话,表达了目标联创、资源联享、制度联建、共同进步的要求。 本次活动,是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精神,努力创建过硬党支部而进行的实践行动,通过参观和座谈,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优势互补,才能构建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本次活动也为两单位建设过硬党支部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是我院坚持开放式做党建、促党务、强党性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必将对我院深入实施科技服务战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机关党建处、第一党支部 供稿)
[2020-06-02]
市农科院成功举办“鲁西南平原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培训暨田间观摩会
5月20日上午,市农科院在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济宁市农科院联合共建的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举办了国家粮丰工程重点专项课题——“鲁西南平原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培训暨田间观摩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周文彬、研究员周阳、吴存祥,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局局长徐继青及黄淮海区域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粮大户200余人参会。 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发表致辞,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周文彬副所长及小麦育种专家周阳研究员分别讲话,重点介绍了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建立以来发挥的科技平台作用,推介了“轮选145”小麦品种。与会人员察看了该品种田间长势,咨询了小麦全生育期种植管理技术规程,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观摩会期间,任艳云书记陪同周文彬副所长、吴存祥研究员参观了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该中心2019年6月开始建设,试验土地面积1082.95亩,基地围栏、监控设施、晒场、仓库建设等已基本完工,田间道路、排灌设施已完成规划设计。目前已有13个国家级农业科研课题组在中心内落实了科研内容,并举办了两次农作物观摩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力助推了济宁市及周边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和科技兴农工作。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实施该基地的标准化改造、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同时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展示相结合,争取在5年内把该中心打造成为集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周所长一行还来到设置在农科院本部的小麦异地鉴定试验及中作联合体试验进行参观调研,对我院科研工作尤其是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研究进行了探讨交流。 此次技术培训与田间观摩学习,为农业技术员、种业集团和种粮大户搭建起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对于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帮助农民增收、农业致富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办公室、小麦所、玉米所、基地管理办供稿)
[2020-05-21]
页次:57/75页 共 74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